2022年11月29日下午,新加坡南洋理工大学陈晓东教授应邀为我校师生作题为“Artificial Sense Technology”的线上学术报告。会议由国际前沿科学研究院副院长张助华教授主持,郭万林院士和前沿院及相关学院近百名师生参加了此次学术活动。 张助华教授首先简单介绍了陈晓东教授的学术背景、研究方向和科研成果。随后,陈晓东教授从材料开发、传感器制造、信息处理和系统集成的角度详细介绍了有关人工感知的研究内容。人工感知是模拟人类的基本感觉,并将其同化为功能性的设备和系统,从而帮助我们理解和感知周围的世界。他提到,人工感知的研究内容是跨学科的,是材料科学、生物工程、医学、电气工程和计算机科学的交汇点。目前,一些人工感知的实际用例,包括增强感官能力以克服人体的生理限制,改进机器人性能和具有智能信息处理的诊断,以及改善生活质量的假肢和健康监测设备等正在引起人们的广泛关注。陈晓东教授还通过视频演示的方式向我们介绍了人工皮肤电信号处理以及仿生植物电信号处理等研究成果。他坚信人工感知将成为构建下一代智能设备和系统的一种新的赋能技术,为先进的机器人、复健设备、假肢等应用奠定基础。陈晓东教授
2022年11月29日下午,新加坡南洋理工大学陈晓东教授应邀为我校师生作题为“Artificial Sense Technology”的线上学术报告。会议由国际前沿科学研究院副院长张助华教授主持,郭万林院士和前沿院及相关学院近百名师生参加了此次学术活动。 张助华教授首先简单介绍了陈晓东教授的学术背景、研究方向和科研成果。随后,陈晓东教授从材料开发、传感器制造、信息处理和系统集成的角度详细介绍了有关人工感知的研究内容。人工感知是模拟人类的基本感觉,并将其同化为功能性的设备和系统,从而帮助我们理解和感知周围的世界。他提到,人工感知的研究内容是跨学科的,是材料科学、生物工程、医学、电气工程和计算机科学的交汇点。目前,一些人工感知的实际用例,包括增强感官能力以克服人体的生理限制,改进机器人性能和具有智能信息处理的诊断,以及改善生活质量的假肢和健康监测设备等正在引起人们的广泛关注。陈晓东教授还通过视频演示的方式向我们介绍了人工皮肤电信号处理以及仿生植物电信号处理等研究成果。他坚信人工感知将成为构建下一代智能设备和系统的一种新的赋能技术,为先进的机器人、复健设备、假肢等应用奠定基础。陈晓东教授
2022年10月31日下午,国际前沿科学研究院副院长张助华教授带队前往材料科学与技术学院交流学习。材料学院党委书记石勇、院长张校刚和领导班子热情接待了本次交流学习活动。交流座谈会上,材料学院院长张校刚教授首先发表了欢迎致辞。他提到党的二十大刚刚在京召开,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是当前和今后一段时期的首要政治任务,也是南京航空航天大学加快建设中国特色世界一流大学的必然要求。他强调要大力实施教育精品战略,以科技创新为核心,优化科研布局,厚实学科基础,主动融入全国教育创新发展,系统提升人才培养、学科建设、科技研发三位一体的创新水平,推动产学研一体化,形成一批优势学科集群和高水平科技创新基地。随后,前沿院副院长张助华教授发表致辞。他提到高校要自觉增强为党育人、为国育才的政治担当,立足党的事业后继有人这一根本大计,牢牢把握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着力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针对这一目标,前沿院与材料学院就博士点申报、教学科研、人才培养等方面展开交流讨论,根据双方发展目标及规划,结合现实情况、学科特色、招生条件等进行了深入交流。交流会后,石勇书记带领前沿院的各位教师实地参观了材
2022年10月31日下午,国际前沿科学研究院副院长张助华教授带队前往材料科学与技术学院交流学习。材料学院党委书记石勇、院长张校刚和领导班子热情接待了本次交流学习活动。交流座谈会上,材料学院院长张校刚教授首先发表了欢迎致辞。他提到党的二十大刚刚在京召开,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是当前和今后一段时期的首要政治任务,也是南京航空航天大学加快建设中国特色世界一流大学的必然要求。他强调要大力实施教育精品战略,以科技创新为核心,优化科研布局,厚实学科基础,主动融入全国教育创新发展,系统提升人才培养、学科建设、科技研发三位一体的创新水平,推动产学研一体化,形成一批优势学科集群和高水平科技创新基地。随后,前沿院副院长张助华教授发表致辞。他提到高校要自觉增强为党育人、为国育才的政治担当,立足党的事业后继有人这一根本大计,牢牢把握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着力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针对这一目标,前沿院与材料学院就博士点申报、教学科研、人才培养等方面展开交流讨论,根据双方发展目标及规划,结合现实情况、学科特色、招生条件等进行了深入交流。交流会后,石勇书记带领前沿院的各位教师实地参观了材
2022年10月14日下午,上海交通大学王如竹教授应邀来我校明故宫校区A9号楼506会议室为前沿院师生作题为“用于能量转换和管理的吸附剂及其与能源-水-空气的跨学科交叉研究”的学术报告。会议由国际前沿科学研究院副院长张助华教授主持,郭万林院士和前沿院及其他学院的50余名师生参加了此次学术活动。 张助华教授首先对王如竹教授的到来表示热烈欢迎,并简单介绍了王如竹教授的学术背景、研究方向和科研成果。随后,王如竹教授讲解了具有纳米级多孔结构的吸附剂工作原理、过程和遇到的挑战。他提到吸附是一个速率控制的过程,与高度依赖于边界条件的纳米传热传质有关。硅胶、分子筛、活性炭、氧化铝和MOF等高孔隙度吸附剂可以通过物理吸附捕获气体分子并释放吸附热,这促进了它们在热过程中的广泛应用,如冷却、加热、储能、大气集水、湿度控制、空气清洁和设备热管理。然而,物理吸附剂通常受到其低吸附容量和弱吸附动力学的限制。因此,有必要调整纳米孔吸附剂的结构和热性能,甚至使用复合吸附剂,从而在处理水蒸气、氨、二氧化碳等气体时实现高效吸附以适应实际应用。王如竹教授讲到吸附过程在应用于具体设备时,需要合理的热设计,并且介绍
2022年10月14日下午,上海交通大学王如竹教授应邀来我校明故宫校区A9号楼506会议室为前沿院师生作题为“用于能量转换和管理的吸附剂及其与能源-水-空气的跨学科交叉研究”的学术报告。会议由国际前沿科学研究院副院长张助华教授主持,郭万林院士和前沿院及其他学院的50余名师生参加了此次学术活动。 张助华教授首先对王如竹教授的到来表示热烈欢迎,并简单介绍了王如竹教授的学术背景、研究方向和科研成果。随后,王如竹教授讲解了具有纳米级多孔结构的吸附剂工作原理、过程和遇到的挑战。他提到吸附是一个速率控制的过程,与高度依赖于边界条件的纳米传热传质有关。硅胶、分子筛、活性炭、氧化铝和MOF等高孔隙度吸附剂可以通过物理吸附捕获气体分子并释放吸附热,这促进了它们在热过程中的广泛应用,如冷却、加热、储能、大气集水、湿度控制、空气清洁和设备热管理。然而,物理吸附剂通常受到其低吸附容量和弱吸附动力学的限制。因此,有必要调整纳米孔吸附剂的结构和热性能,甚至使用复合吸附剂,从而在处理水蒸气、氨、二氧化碳等气体时实现高效吸附以适应实际应用。王如竹教授讲到吸附过程在应用于具体设备时,需要合理的热设计,并且介绍
2022年9月30日下午,时值国庆节来临之际,为迎接党的二十大胜利召开,欢庆学校70周年华诞,校工会组织主题为“欢度国庆节•为校庆华诞•奋进新征程”的登山健身活动。为丰富教职工业务文化生活,促进教职工身心健康,进一步倡导运动健身的健康理念,国际前沿科学研究院教职工在副院长张助华教授的带领下前往中山陵景区参加登山健身活动。 秋风送爽、阳光和煦,前沿院教师们沿着音乐台景区-中山书院-台石阶-山腰平台路线登山,最终达到头陀岭景区。各位教师踏着石阶堆积的山路,欣赏自然美景,呼吸清新空气,感受大自然的气息。在整个登山活动中,大家互相鼓励,互相帮助,精神抖擞,欢声笑语,踊跃地向着目的地前进。 此次登山活动,加强了教职工们的团队精神和强身健体的意识,在紧张的科研工作之余放松了心情,陶冶了情操,也展现了前沿院积极向上的精神风貌。今后,前沿院也将进一步振奋精神、踏实刻苦、不断创新,在科学研究的道路上不畏艰险、勇攀高峰!
2022年9月30日下午,时值国庆节来临之际,为迎接党的二十大胜利召开,欢庆学校70周年华诞,校工会组织主题为“欢度国庆节•为校庆华诞•奋进新征程”的登山健身活动。为丰富教职工业务文化生活,促进教职工身心健康,进一步倡导运动健身的健康理念,国际前沿科学研究院教职工在副院长张助华教授的带领下前往中山陵景区参加登山健身活动。 秋风送爽、阳光和煦,前沿院教师们沿着音乐台景区-中山书院-台石阶-山腰平台路线登山,最终达到头陀岭景区。各位教师踏着石阶堆积的山路,欣赏自然美景,呼吸清新空气,感受大自然的气息。在整个登山活动中,大家互相鼓励,互相帮助,精神抖擞,欢声笑语,踊跃地向着目的地前进。 此次登山活动,加强了教职工们的团队精神和强身健体的意识,在紧张的科研工作之余放松了心情,陶冶了情操,也展现了前沿院积极向上的精神风貌。今后,前沿院也将进一步振奋精神、踏实刻苦、不断创新,在科学研究的道路上不畏艰险、勇攀高峰!
2022年9月19日下午,国际前沿科学研究院副院长张助华带领青年教师赴将军路校区分析测试中心进行交流和学习。分析测试中心主任王毅、副主任巴素英等热情接待了本次学习活动。 交流会上,张助华教授首先介绍了前来参观学习的青年教师的学习背景、研究方向、实验需求等情况。随后,王毅教授详细地介绍了分析测试中心的概况、发展历程、建设方案和实验设备等方面内容,针对前沿院教师在材料制备、表征、观测等方面的需求,王毅主任还详细介绍了中心目前具备的几台透射电镜、谱学分析仪、电子能谱仪等设备的功能、性能及其测试服务机制。 前沿院青年教师代表乔瑞喜博士汇报了目前前沿院在水伏科学与技术、先进材料科学与器件技术等方向取得的研究进展,并就研究需求和分析测试中心几位老师进行了深入交流。前沿院其他青年教师也分别就各自研究内容和实验方案进行了咨询,得到了分析测试中心老师们耐心而详细的解答。 交流会后,王毅教授带领大家实地参观了中心的双球差校正透射电镜、FIB双束电镜、X射线光电子能谱仪、荧光光谱仪、高分辨质谱仪等高端仪器设备,详细讲解了各个设备的功能和使用方法,并介绍了分析测试中心后续在大型仪器设备方面的
2022年9月19日下午,国际前沿科学研究院副院长张助华带领青年教师赴将军路校区分析测试中心进行交流和学习。分析测试中心主任王毅、副主任巴素英等热情接待了本次学习活动。 交流会上,张助华教授首先介绍了前来参观学习的青年教师的学习背景、研究方向、实验需求等情况。随后,王毅教授详细地介绍了分析测试中心的概况、发展历程、建设方案和实验设备等方面内容,针对前沿院教师在材料制备、表征、观测等方面的需求,王毅主任还详细介绍了中心目前具备的几台透射电镜、谱学分析仪、电子能谱仪等设备的功能、性能及其测试服务机制。 前沿院青年教师代表乔瑞喜博士汇报了目前前沿院在水伏科学与技术、先进材料科学与器件技术等方向取得的研究进展,并就研究需求和分析测试中心几位老师进行了深入交流。前沿院其他青年教师也分别就各自研究内容和实验方案进行了咨询,得到了分析测试中心老师们耐心而详细的解答。 交流会后,王毅教授带领大家实地参观了中心的双球差校正透射电镜、FIB双束电镜、X射线光电子能谱仪、荧光光谱仪、高分辨质谱仪等高端仪器设备,详细讲解了各个设备的功能和使用方法,并介绍了分析测试中心后续在大型仪器设备方面的
金秋伊始,惠风和畅;以梦为马,扬帆起航。2022年9月15日上午,国际前沿科学研究院在明故宫校区A9号楼402会议室召开新学期全体教职工大会。会议由前沿院副院长张助华教授主持。张助华副院长首先对前沿院新成员的加入表示热烈欢迎,对各位青年人才回国发展的工作热情表示认同,并简要介绍了前沿院上半年在科研成果、人才引进、项目申报和发展建设等方面的情况,对已取得的各项成绩表示充分肯定。他表示,前沿院的蓬勃发展离不开每一位教职工的辛勤工作和无悔付出。新学期开始,需要全体成员群策群力,发挥主观能动性,凝心聚力,让前沿院的发展更上一层楼。随后,前沿院各位教师分别结合自身研究方向,分享了个人现阶段的科研成果、项目进展、面临的困难和未来工作计划等。与会教职工认真听取汇报,进行了热烈的交流讨论,碰撞出科研思维的火花。郭万林院士充分肯定了每位教师的科研素养和所取得的成果,并结合国际相关发展形势,对老师们的未来科研计划和发展规划给予建设性的指导意见。最后,郭万林院士对全体教师未来的工作提出几点要求:第一,青年教师要争做“大先生”,能够按照习近平总书记对青年人才的寄语,肩负历史使命,坚定前进信心,立大志、明大德、
金秋伊始,惠风和畅;以梦为马,扬帆起航。2022年9月15日上午,国际前沿科学研究院在明故宫校区A9号楼402会议室召开新学期全体教职工大会。会议由前沿院副院长张助华教授主持。张助华副院长首先对前沿院新成员的加入表示热烈欢迎,对各位青年人才回国发展的工作热情表示认同,并简要介绍了前沿院上半年在科研成果、人才引进、项目申报和发展建设等方面的情况,对已取得的各项成绩表示充分肯定。他表示,前沿院的蓬勃发展离不开每一位教职工的辛勤工作和无悔付出。新学期开始,需要全体成员群策群力,发挥主观能动性,凝心聚力,让前沿院的发展更上一层楼。随后,前沿院各位教师分别结合自身研究方向,分享了个人现阶段的科研成果、项目进展、面临的困难和未来工作计划等。与会教职工认真听取汇报,进行了热烈的交流讨论,碰撞出科研思维的火花。郭万林院士充分肯定了每位教师的科研素养和所取得的成果,并结合国际相关发展形势,对老师们的未来科研计划和发展规划给予建设性的指导意见。最后,郭万林院士对全体教师未来的工作提出几点要求:第一,青年教师要争做“大先生”,能够按照习近平总书记对青年人才的寄语,肩负历史使命,坚定前进信心,立大志、明大德、
2022年9月8日下午,时值教师节来临之际,南京大学朱嘉教授应邀来我校明故宫校区A9号楼506会议室为前沿院师生作题为“基于微纳结构的光热调控”的学术报告。会议由国际前沿科学研究院副院长张助华教授主持,郭万林院士和前沿院及其他学院的50余名师生参加了此次会议。张助华教授首先对报告人朱嘉教授的学术背景、研究经历和科研成果做了简单的介绍,随后朱嘉教授首先讲述了通过分子与纳米尺度的分级设计,制备了在中红外具有选择性发射和高效太阳光反射的聚合物纳米纤维薄膜,从而实现了高性能全天候辐射制冷性能。其次,朱嘉教授介绍了基于界面光热转换的热能回收、存储与再利用,实现了基于太阳能的水与电联产双功能器件。在此基础之上,发展了光热空气取水器件,并提升了其动力学吸脱附特性。最后,朱嘉教授介绍了基于微观世界的光热效应,发展了液态金属旋涂工艺结合可控冷却技术,成功获得了高质量的金属钠微结构。朱嘉教授的报告使在场师生产生了强烈共鸣,郭万林院士对朱嘉教授的工作表示充分肯定,并号召前沿院师生们要学习朱嘉教授在科研中的创新思维和深入钻研的刻苦精神。在最后的交流互动环节中,师生们踊跃提问,朱嘉教授详细地回答了师生们的问题并
2022年9月8日下午,时值教师节来临之际,南京大学朱嘉教授应邀来我校明故宫校区A9号楼506会议室为前沿院师生作题为“基于微纳结构的光热调控”的学术报告。会议由国际前沿科学研究院副院长张助华教授主持,郭万林院士和前沿院及其他学院的50余名师生参加了此次会议。张助华教授首先对报告人朱嘉教授的学术背景、研究经历和科研成果做了简单的介绍,随后朱嘉教授首先讲述了通过分子与纳米尺度的分级设计,制备了在中红外具有选择性发射和高效太阳光反射的聚合物纳米纤维薄膜,从而实现了高性能全天候辐射制冷性能。其次,朱嘉教授介绍了基于界面光热转换的热能回收、存储与再利用,实现了基于太阳能的水与电联产双功能器件。在此基础之上,发展了光热空气取水器件,并提升了其动力学吸脱附特性。最后,朱嘉教授介绍了基于微观世界的光热效应,发展了液态金属旋涂工艺结合可控冷却技术,成功获得了高质量的金属钠微结构。朱嘉教授的报告使在场师生产生了强烈共鸣,郭万林院士对朱嘉教授的工作表示充分肯定,并号召前沿院师生们要学习朱嘉教授在科研中的创新思维和深入钻研的刻苦精神。在最后的交流互动环节中,师生们踊跃提问,朱嘉教授详细地回答了师生们的问题并